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竭诚为您服务

今日日期:2025年08月23日 Saturday 19:04:03

新闻动态

GREEN HOSPITAL · 465

走“近”急诊科

来源:文化建设办公室 时间:2017-06-16 浏览次数:5450

在急诊科,时间就是生命,赢得了时间,就等于赢得了一份生的希望。一个个心肺复苏的惊险上演,一次次生命边缘的力挽狂澜,在一场场生命和时间的赛跑中,他们没有畏惧、没有胆怯、没有丝毫退缩,这就是我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跟随着急救车的呼叫声,走进了急诊科,那些人、那些事,一个个抢救的画面,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呈现在面前。

生命面前没有犹豫

不到7点半,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都已到岗。上完夜班的医生张林正在准备交班记录,接下来的全科交班会上,他要将昨晚收住院病人情况,病情及治疗方法一一进行陈述。从这一刻起,这个科忙碌而又紧张的一天又开始了。

5月23日晚,随着急救车的呼叫声,一位血气胸、胸外伤多发肋骨骨折的三无人员在被几家医院拒绝的情况下被送进我院急诊科。肢体多处外伤,腹部受到重创,病人各项生命体征都危及着生命,不进行外科手术,保不住生命,但这种危急的时刻进行手术,面临的是更大的风险。怎么办?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一次次分析着各种结果,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此时,在院外出差的曹志友副院长得知情况后紧急部署工作,医院王耀东书记对此事也很关注,医务科甄昌浩科长一边部署抢救方案,一边通知外科医生迅速会诊,最终果断地决定,马上对患者实施手术。开通绿色通道,各项应急措施有序到位,经过急诊科、胸外科、麻醉科等多科室通力合作下,手术开展成功,患者被救过来了,生命得到延续。
职责忙碌需要理解和爱

医院门诊下班后,急诊科就成了收治急重病人的唯一“窗口”。急诊科主任唐锐先说“通常别的科室下班后,我们这里就忙碌起来。送到急诊科的多是外伤或危重病人,先救人保命要紧。作为急诊科的医生、护士,缝针、输液、检查……啥都得会,可说是‘一专多能’”。

同时,我院还是“三无”病人的接收定点医院,“三无”病人,即无身份证明、无清楚意识、无法联系家属的病人。遇到这样的病人,除了正常治疗,科室收治的医护往往要自掏腰包解决病人的吃喝问题。

刘艳秋是一名在院工作十几年的护士,多年来一直在我院急诊科工作。她说“急诊科的工作紧张而忙碌,每次看到病人生命得到救治,心情无比激动,但因时间耽误而失去最佳抢救时机时,总觉得无比心痛,所以我们要全面掌握急救知识,赢得时间留住生命”。由于急诊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制度,护士是“3班倒”,通常大夜班从当晚12时上到次日8时。刘艳秋说,几个夜班下来,回家路上等红绿灯都会打盹。

急诊24小时全天候值班,节假日照常接诊,这种工作状态,对医护人员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不小影响,很多医护由于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使下了夜班也久久无法入眠。

急诊科最显著的特点是“急”,就诊病人急着医生确诊处置,陪同家属急着病人病情缓解,难免心情焦虑、情绪波动、言行失控,医护人员首先要稳定患者病情,才能稳定家属情绪。

急诊科护士长赵海燕说,急诊科的医护,经常会遇到醉汉殴打护士、患者家属情绪失控动手打砸等情况。面对这样的患者,医护人员常常是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默默地承受这一切,只有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他们绷紧的神经才能稍微放松一点。

节假日比平时更忙碌

  抢救受伤病重患者加班加点工作,已是急诊科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医护人员没人能数得清有多少次因急救任务被深夜从梦中唤醒,多少次通宵达旦地在危重病人的病床边度过漫漫长夜;节假日不能陪家人团圆,奔走和穿梭在抢救的第一线,这个科的医护人员就是这么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端午小长假这天,科室患者络绎不绝,晚上六点多,大家都还没有忙完手头上的工作,伴随着120紧急的呼啸声,急诊室来了一家三口食物中毒的患者,三名患者都已经意识不清,全身都是呕吐物。急诊科的医生与护士马上协助救护人员将患者抬进抢救室,为患者进行各项检查,洗胃,监护,输液,给药等抢救,医生护士一直忙到晚上八点多,三名患者生命体征都已经平稳,值班人员这才想起来大家都还没有吃饭……看到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每个人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

  每每遇到节假日,急诊科比平常更加忙碌,许多门诊病人到急诊科就诊,所以病人比平时陡增几倍,并且多半都是病情重、症状急的患者。面对这样的情况,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总是风趣到“节假日和平时并没有太大不同,如果真要找出些不同的话,那就是这个时候工作更忙、压力更大。别说感受节日的气氛了,有时连吃饭、喝水、上厕所都顾不上。”

这就是在急诊科发生的一幕幕,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医护人员每天上演着生与死的搏斗。在医护人员心中,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他们带着坚定地信念,履行他们的职责,他们用行动去诠释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