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竭诚为您服务
今日日期:2025年08月19日 Tuesday 05:59:01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竭诚为您服务
今日日期:2025年08月19日 Tuesday 05:59:01
来源: 时间:2025-04-08 浏览次数:1098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动静脉内瘘是维持生命的“黄金通道”。然而,这条通道并非一劳永逸,它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堵塞,影响透析效果,甚至威胁生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预防动静脉内瘘堵塞,守护这条珍贵的“生命线”。
一、内瘘堵塞发生原因
1.血栓形成
(1)高凝状态、低血压、脱水量过高等因素可能导致血液凝固,形成血栓。
(2)日常护理不当:内瘘侧肢体受压迫、提重物、戴手表手链、未正确按压止血、未正确服用降压药等情况可导致内瘘堵塞。
2.血管狭窄
(1)术后内瘘侧肢体缺乏功能锻炼,患处包扎过紧。
(2)反复穿刺、感染或血管内膜增生可能导致血管狭窄。
3.原发病影响
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狼疮性肾病、血管炎等,可导致周围血管病变、动脉硬化,进而增加内瘘闭塞的风险。
二、内瘘堵塞的表现
1.听诊瘘管杂音消失,触诊动静脉吻合口血管震颤减弱或消失。
2.血液透析中血流量降低,达不到有效透析血流量标准。
3.内瘘部位出现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炎症反应如红、肿、热、痛表现。
三、如何预防内瘘堵塞
1.控制水分摄入
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3%~5%或每天不超过1公斤。体重增长过快,透析时容易形成血栓或发生低血压,从而造成内瘘闭塞。
2.合理饮食
避免食用高油脂,高胆固醇的食物,会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导致内瘘堵塞,可遵医嘱规律服用降脂药物。
3.透析后正确按压
透析结束后,正确按压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力度适当,以手指下仍感觉到血管震颤为宜;压迫止血时间不可过长,一般15~20分钟。
4.预防低血压
(1)透析前监测血压,不可盲目服用降压药。
(2)透析时避免过度超滤发生低血压,引起内瘘闭塞。
(3)透析结束后,回家途中或在家里发生大汗,头晕等低血压现象时,立即就地平卧,内瘘侧肢体平放,及时饮用糖水或盐水,待血压回升后检查内瘘震颤有无减弱或消失。
5.保护内瘘侧肢体
避免内瘘侧肢体长时间受压,衣袖要宽松,睡觉时不要把内瘘侧手臂枕于脑后,内瘘侧手臂避免提重物,不能测血压、输液、采血等。
6.监测内瘘功能
每日至少4次检查动静脉内瘘是否通畅,可在早上、中午、晚上、睡前进行。
(1)触诊方法:用2~3个手指轻放于内瘘吻合口上方,感受持续性震颤。
(2)听诊方法:用听诊器轻压内瘘血管处,正常为连续、低沉的“呼呼”声。
四、温馨提示
如果您发现自己的内瘘有任何异常现象,比如震颤消失,声音消失,或者疼痛,不管任何时间,都要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