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竭诚为您服务
今日日期:2025年08月23日 Saturday 16:15:11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竭诚为您服务
今日日期:2025年08月23日 Saturday 16:15:11
来源: 时间:2025-05-08 浏览次数:33
病人动静脉内瘘是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血管通路,也是透析病人的“生命线”,所以要在护士指导下学会自我管理和监测。
一、日常如何监测并保护动静脉内瘘
1.瘘侧手臂禁止测量血压,禁止进行采血、输液、输血等操作,避免提重物、戴手表、手镯、穿袖口过紧的衣服,注意睡眠姿势,避免长时间受压。
2.病人及家属要学会监测内瘘是否通畅、有无感染征象,若出现震颤减弱或消失,内瘘疼痛、红肿、出血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3.每次透析前用肥皂水清洗穿刺部位的皮肤,透析后24小时内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4.透析结束拔针后,掌握正确的止血方法和适宜的压迫时间。加压力度或绷带包扎松紧度以不渗血且能触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压迫时间因人而异,原则上是达到止血目的后,在最短时间内解除压迫,不可时间过长,压力过大。
5.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宜过多,防止因脱水过多、过快而发生低血压或血液浓缩、黏稠,形成血栓造成内瘘闭塞。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3%~5%。
6.若穿刺部位出现血肿,24小时内可给予冰袋冷敷。24小时后可局部湿热敷、涂抹喜辽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后进行按摩,但注意要避开针眼处部位,预防感染。
7.若有动脉瘤,病人可采用弹性绷带或护腕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张及意外破裂,但松紧度要适宜,保持内瘘通畅。
8.适度进行锻炼,握橡皮球等运动。
9.避免干体重调整过低导致的内瘘堵塞。
10.日常监测的方法:学会“视”、“触”、“听”和“举臂试验”。
(1)视——用心观察。日常护理中,肾友要仔细检查内瘘侧肢体是否有异常肿胀、畸形或破损。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内瘘周围皮肤情况。如皮肤红肿可能是炎症的表现,瘀血可能是内瘘渗血,止血时间延长可能提示内瘘狭窄等。
(2)触——用手触摸。触摸内瘘是判断内瘘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正常情况下,内瘘应该有明显的震颤。如果震颤减弱或消失,而搏动增强,可能提示内瘘出现狭窄或血栓形成,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3)听——用耳聆听。直接聆听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将内瘘侧手臂轻放在耳边,能听到不间断、有规律的“嗖,嗖”音调,且符合患者的脉搏/心率,震颤音应是低沉悠长,没有吹口哨或高调音,这是内瘘通畅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每天早、中、晚至少三次听内瘘杂音,初步判断内瘘功能是否正常。
(4)举臂试验是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有效方法之一。正常(或无明显狭窄)的内瘘可以观察到随着内瘘侧肢体的抬高,内瘘整个静脉变得塌陷,这代表内瘘瘘体、流出段以及中心静脉段回流是通畅的。如手臂抬高后部分静脉塌陷、无塌陷或内瘘远端仍然扩张,则提示狭窄,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障内瘘的正常功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于《血液净化护士必读》